德育建设
关于网络环境下青少年德育工作的几点新认识
发布时间:2011/9/26 15:56:11   浏览次数:13832次 
    21世纪是一个高度信息化的时代,网络已触及到人类现实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特别是给予当代中学生更为直接、强烈和深刻的影响,差不多每个中学生都有自己的QQ号码、博客网页、游戏伙伴等等。对于青少年学生来说,由于他们还没有形成比较稳定的世界观、价值观,使得以网络传播的媒体对传统德育的观念、途径、形式和内容提出了富有冲击力的挑战。因此要我们充分认识网络环境对青少年学生素质的影响,迎接和回应网络时代的新的挑战,提高德育工作的认识,从而做好青少年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计算机的普及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其影响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引起人们的思想方式、生活方式、社会行为等各方面的显著变化,网上世界的丰富多彩和网络文化的简单快捷对我们成年人也有极大的吸引力,对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接受新生事物快的青少年来说更是蕴藏着无穷的乐趣。信息网络则随时可以将文本、声音、图像、电视信息传递给设有终端设备的任何地方、任何个人。它既可以使青少年与外界自由地进行思想交流,从而能极大限度地激发青少年的求知欲望和想象力,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获取信息的主动性。但由于他们还没有形成比较稳定的世界观、价值观,对新事物的好奇与探究的欲望十分旺盛,容易沉湎于"网上世界",使得以网络传播的媒体对传统德育的观念、途径、形式和内容提出了富有冲击力的挑战。
    当代中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从小没有兄弟姐妹进行交流,只能“抱着电视长大”。青春期遇到了网络,所以有“相见恨晚”的感觉。由于中学生的主要精力用在了学习上,家庭、社会和学校给他们提供的环境除了学习还是学习,心理的不平衡与不成熟,社会化的程度不够,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限,在人际交往中经常会产生各种阻力与障碍,在现实生活中不能满足正常的情感、尊重的需要,网络的个体交互性、环境的虚拟性使他们获得了满足,把网络视为自己心理归宿的空间。同时生活观念、社会阅历、知识水平、思维方式、经济地位等的不同,父母与子女在交流与沟通方面客观的形成了一道不易逾越的屏障——"代沟"。虽然众多父母在物质生活中对孩子关爱有加,但在精神生活上却因“代沟”的客观存在、教育方式不妥等原因,造成相互间的信任危机,无法满足青少年对精神关怀的需求,导致他们到网络中寻求精神寄托。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哪里有网络,哪里就有学生的身影。
    绚丽多姿的网络世界就像潘多拉的魔盒,在带来巨大社会效能为学生道德发展提供某种历史机遇的同时,也对学生的精神世界提出严峻挑战,良莠并存的信息对于自制力不高,人生观、世界观正在初步形成的中学生而言,其影响尤为显著,也造成某些负面的、消极的影响,甚至导致了严重的网络道德失范,使得学校德育面临新的挑战,要求学校德育必须具有开放的意识、开放的教育手段和开放的教育方式。因此如何认识互联网对青少年学生的影响,迎接和回应网络时代的挑战,对做好青少年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
    一、网络给德育工作带来新的机遇
    1、网络德育的超时空性,为学校德育拓展了时间与空间。以前的学校德育工作只能依靠学校宣传栏,黑板报,报刊,杂志等手段。现在在互联网上,人们可以互通有无,通过网络人们可以最有效地实现资源共享。从德育素材上看,可以说是包揽中外、纵贯古今,为学校德育工作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我们可以查询到任何方面的德育材料,极大地缩短了人们之间的时间距离和空间距离,也极大限度地延伸了德育工作的时间和空间。
    2、网络德育比传统的学校德育更为有效。传统的德育教育最主要的方式是在政治课上,老师一味的说教,学生只是听。现在的网络德育信息融知识性、思想性与娱乐性于一体,与以往德育工作的空洞说教不可同日而语。比如:在教育学生应如何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利益时,我们可以这样设计(做成课件):首先给出一个故事情景。在一个电闪雷鸣、风雨交加的夜晚,一个司机驾车到加油站正在加油准备回家。这时候,他发现有三个人在加油站避雨,一个是正在生病的老太太,一个是曾经救过司机命的医生,一个是他的偶像。司机开的车又只能载一个人走,他该怎么办呢?让学生讨论,并将他们可能给出的解决方案预先做成课件,以生动直观的形象告诉学生如何处理各种利益冲突,选择出一个最恰当的方案,从中学会做人做事的道理。在教育学生如何对待自己在生活和学习中的挫折时;在教育学生如何克服自己对他人的成见时;在......时,都可以设计出很精彩、很有教育意义的活动来,这种教育可能会让学生终生留下深刻的印像。
    从调查来看,计算机和上网学习正成为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学习手段和生活方式。网络打破了语言、地域、身份、地位、社会制度、文化背景甚至心理等局限,扩大了人们的交往范围,从而有利于促使学生关心全人类,加速他们在世界大范围的社会化进程。通过网络,多维度地呈现德育内容,以其具体丰富详实的资料在潜移默化中对青少年进行道德品质的教育,使人们特别是具有逆反心理的青少年更容易接受,从而实现德育的目的。
3、网络德育提高了学生德育自主性。
    网民的主体地位突出,自主意识能得到充分发挥,个性得以张扬。网络上没有严肃的脸孔,没有强制性的规定,没有师道尊严,有的只是设备和技术上的差距。网络以集多种媒体于一身的特点,可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性,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获取大量的信息,自由地与外界进行思想交流,凭自己的喜好自主地获取德育信息成为学生自我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
    学校要充分利用网络的特点,最大限度地保证网络交流的自由开放和民主,鼓励学生把自己关心和感兴趣的话题、存在的情绪与困扰,通过网络直接反映、直率表达,这才有利于了解学生的真实思想,把握问题的关键,制定有针对性的教育对策,使学校德育贴近学生、贴近实际,最终达到“入脑、入心、入情、入理”的德育绩效。
    在互联网蓬勃发展的同时,我们不能无视已经在青少年身上发生的一系列网络社会问题。例如:用QQ聊天,打游戏……从而陷入“网恋”的泥潭。这些问题已经引发和正在引发出社会、家庭、学校诸多的焦虑,一些家长和教师甚至提出网络是罪魁祸首论调,认为是网络毒害了青少年,使他们无心向学。确实网络在带来方便的同时其弊端也日渐显露。
    二、网络环境对中学生德育素质的影响
    网络不仅仅改变了传统的德育工作的环境,还对中学生德育素质有了很大的影响。
    1、网络信息的多元性、泛滥性易使中学生产生思想、价值观的混乱
互联网上有极其丰富的信息资源,互联网上资源共享、获取信息的方便快捷、全面等特点,给中学生求知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丰富了教育的内容,拓宽了教育的途径,为中学生知识的更新和调整自身知识结构提供了有利条件。从某种程度上说,互联网不只是为中学生打开了认识世界的一个窗口,而且也为他们创造了另一个自主创新的空间。
    丰富的信息资源开阔了中学生的眼界,但信息的丰富性同时也伴随着信息的多元性和信息的泛滥性。开放的网络,超地域无障碍交流使得网络既是信息的集散地,又是信息的垃圾场,各种合法信息与非法信息,有益信息与垃圾信息混杂其中,产生网络“信息污染”现象。信息污染主要是色情、暴力、邪教等非道德、反道德信息,这些都给人生观、价值观尚不稳定的中学生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使其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不良信息的污染对象。同时,网络信息的全球性和文化性特征,使得西方政治文化的渗透加剧,使文化霸权主义和殖民主义成为可能。不同的文化形态、思想观念在网络上或交融或冲突,而信息来源由少数西方发达国家居于主导地位,它们的社会文化、商业理念、价值标准、生活方式等成为中学生上网接触最多的内容,这些往往与中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接触的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形成冲突使中学生产生困惑迷惘,从而诱发中学生的思想混乱,乃至价值观的偏移。
    2、网络的虚拟性易造成中学生的道德法律观念淡化和道德行为的失范
互联网是虚拟的数字化世界。网络的虚拟性与网上行为的高度隐蔽性是导致中学生网络道德弱化的主要原因。由于网络市场的不成熟、不规范,政策法规的不健全,中学生上网主要取决于自律和道德责任感,而在网络上每个人的存在都是虚拟的,以符号形式出现的,网络行为又具有虚拟性、隐蔽性特点,外界不易对其进行监督,现实社会道德规范的约束力在网上相对减弱,这易使他们忘掉自己的社会角色、社会地位和社会责任,做一些平时不可能做,也明显不道德的行为。如网上散布虚假信息、谣言,进行网上漫骂、人身攻击,甚至有的中学生出于好奇或其他心理而访问色情、暴力网站,获取低级庸俗的不道德信息,进而引发性犯罪等社会问题。上述这些影响一旦反馈到现实生活中,就容易使中学生不自觉放松自我约束,导致他们的道德法律观念淡化乃至道德行为的失范。                 
    3、中学生网络沉溺而引发的“网络上瘾症”、“网络孤独症”等,严重危害了中学生身心健康
    网络电子空间新鲜事物层出不穷,进入电脑网络空间,就好比是进入了一片浩瀚的信息知识和娱乐的数字化迷宫,从而导致一些自制力较弱的中学生沉溺于富于刺激和挑战性的虚拟环境中不能自拔,进而发展为病态的网络沉溺,引发“网络上瘾症”等,由于过分关注人机对话,淡化了个人与社会及他人的交往,隐名匿姓地在BBS上交谈论道,在虚拟环境中漫游,长期与网络世界打交道,失去对周围现实环境的感受力和积极参与意识,就可能导致一些中学生患上“网络孤独症”,不要家人,不要同学,脱离现实生活,从而形成缄默、孤僻、冷漠、不合群、缺乏责任感、欺诈等心理,不能有效地实现客观现实与虚拟空间之间的角色转换,从而形成心理错位及行为失调问题,危害中学生身心健康,不利于他们健康人格的形成。
    三、网络环境下德育工作的新认识
    上述互联网对中学生德育素质的影响,无疑增大了中学德育的难度,使中学德育面临新的挑战。积极探索互联网时代中学德育的新思路、新方法已迫在眉睫。下面是我对网络环境下德育工作的几点新的认识。
    (一)加强互联网的监控和管理,努力减少对中学生的“信息污染”
    网络社会提供给人们极大自由已超过了现有社会道德和法律水准所适应的范围,由此我们必须加大互联网的管理力度。学校中要建立网络信息管理的常设机构,来统一协调网上信息的管理工作,建立完善的管理规章制度。为此我们需从技术和法制两方面加强对互联网的监控,开发能够滤除有害信息和垃圾信息的软硬件,限制对某些有害信息资源网站的访问,出台禁止网上传播有害信息的相关法规等。此外,要加大中学德育在网上的信息流量和信息质量,营造浓厚的正面宣传氛围,形成强有力的正确舆论态势,对上网的中中学生的思想进行积极引导。同时,我们德育工作者要善于从网上收集信息,进行分析和监控,及时发现上网学生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网上网下两个德育阵地都要运用好、建设好,提高中学生自身的思想觉悟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增强抵制“信息污染”的能力。
    (二)培养一支业务精湛、通晓网络应用的新型德育队伍。
    互联网的发展使中学德育环境、对象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中学德育能否适应这种变化,占领德育阵地,关键在于德育工作者的能力和素质能不能同步提高。在互联网时代,培养一支既懂德育艺术又懂网络技术的德育工作者队伍则显得尤为紧迫。为此,学校要对德育工作者进行包括计算机知识、网络知识在内的现代科学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使其掌握先进的现代教育手段。对于网络知识,德育工作者应具备德育课件的设计、制作、评价等能力。德育工作者的信息素质直接关系到德育水平的提高,只有具备了优秀的信息意识和能力,才能了解网络环境,并从网络上获取德育信息资源,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并应用于教育和管理工作中去。而只有具备了良好的信息道德,才能自觉维护网络信息法律法规,并坚决抵制各种反动、迷信、黄色等信息的传播,也才能真正成为互联网时代名符其实的网络灵魂工程师。
    (三)坚持正面教育,确保舆论导向。
    在世界多极化、文化多元化发展的今天,德育应当如何摆正位置、做好工作,具有历史的意义。我们社会主义高校更要把坚定的政治方向摆在首位。邓小平同志指出:“学校应该永远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这对于当前德育工作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让学生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正确分析新时代的现象,从中辨明大是大非,成为具有坚定的政治信念的社会主义建设者,这是当前德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四)运用现代化手段,开拓德育工作的新途径。
    1、建立完善的校园信息网络系统,构建新型校内德育阵地。
建立校园信息网是学校进入互联网的重要标志。校园网络包括通讯主干网、学校办公网、电子图书馆、各实验室和学生宿舍网络。建立完善的校园信息网,双向互动,有针对性地开展网上德育,构建校园网络文明。目前,中学生乐于通过网络交流思想,发表感想,基于此,可以尝试建立“网络辅导员”制度,对“网民”学习、工作、生活中遇到的现实思想问题进行辅导,帮助他们排忧解难,释疑解惑。学校要重视校园信息资源开发,多装一些最新软件以供中学生下载使用或学习,等都是很有特色且极具德育震撼力的优秀网站。学校还可根据自身的特色、德育资源和优势,建立本校的网络德育基地。指导学生上网。更要重视BBS的舆论引导,注意从网上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掌握学生的心理发展,有针对性地组织教育活动,就中学生所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网上讨论,也可在网上设立论坛,开办电子刊物,举办网上征文等,逐步把校园网络建设成为重要的德育阵地。
    2、 微观研究,开展网上咨询。
    在计算机和网络发展的今天,中学生通过计算机和网络文化的浸润,接受信息、思考问题的能力已远远超过以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使人与人之间消除了时间、空间距离,可是心理距离却越来越远,他们对于身边的事情无动于衷,却热衷于网上交友、网上冲浪,自我封闭意识更强了。因此,中学生中有不少人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迷惘和困惑,如网上情绪、上网综合症等。如果仅靠以往的谈心、电话心理咨询已远远不够,作为德育工作者必须顺应时代的要求,积极开展网上咨询,如建立“心理电子信箱”、“知心话聊天室”等,引导学生展开思想讨论,引导学生自己教育自己。另外,师生共同建立班级网站,一方面可以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另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只有进入到中学生问题产生的网络环境中,才能对症下药,做到有的放矢。通过向中学生提供各方面信息和多种选择方案,让他们在选择中学会独立自主生活与思索,既强调了德育的自我教育,也突出了德育工作的引导塑造功能。通过教育者的启发、指导,使中学生自主地选择与社会发展相一致的价值观念和政治信念。
    (五)加强网络道德建设,着力培养中学生的自律能力
    1、重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高中学生的人文素质和自律意识
    人文素质对中学德育素质的提高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提高中学生的人文素质,以此强化其道德修养的人文底蕴。人文底蕴是中学生素质的基础性成因,其具有深层次的“辅德”作用。文化基础和文化修养较专业知识在更深层次上反映人才的质量。五千年中华文明史对中学生将产生博大的精神力量、深刻的道德力量和巨大的感召力量。首先,整体观念和群体意识,对所在群体或社区的义务和责任感、归属感乃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特色。第二,中华传统文化所强调的是修身养性、道德自律。如“反求诸己”、“慎独”等,旨在提倡个体主动进行道德修养,主动净化自己的灵魂。从本质上讲,道德是一种自律行为,是人内心对自我的自觉要求。网络空间是一个交流知识的场所,这种交流更多地需要人们不是靠行政命令而是靠自觉遵守一定的道德规范,更需要人的道德自律和自我约束。所以,应当在中学生中加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强化人文底蕴,使中学生注重个人修养,以增强遵守网络道德规范的自觉性。
    2、加强道德责任感教育,塑造中学生的网络道德人格
    首先,要重视中学生网络素质培养,增强其对网络文化的识别能力,既能鉴别网络信息的真伪,同时对待网络信息要具有理论思维。因为,理论思维是中学生德育素质的首要成因,只有理论上的坚定,才能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保持政治的敏锐性,提高政治鉴赏力和政治纪律性。其次,要加强道德责任感教育,提高中学生的个人修养和网上自律能力。中学生在网络虚拟世界里道德行为的自由度和灵活度大大增强,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现实中道德观念的变化。因此在网络社会里要加强对中学生的伦理意识和道德责任感教育,使中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上网时做到不偷看,不乱闯禁区,不破坏网络系统等,培养出自觉的网络道德意识、道德意志和道德责任;要引导中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念,把网络作为知识的来源和学习的手段,而不是作为猎取不良信息的途径,使其有效地在网上生活中自我调节、自我管理,正确对待人机关系,正确对待虚拟空间与现实空间的区别,逐步提高自律能力,真正做到在互联网上的“慎独”,从而塑造健康的网络道德人格,
    总之,只要我们坚定不移地把德育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精心构建全方位育人的系统工程,并认真组织实施,就一定能寻找到网络环境下学生思想道德培养的有效策略,打造平安、和谐的校园,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
 
邯郸县职教中心 邢洪勇
友情链接: 邯郸市教育局 河北省教育厅 中国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网 教育部
联系电话:0310-8378201 8138443   地址:邯郸市邯山区南环路388号  
冀ICP备17005705号   版权所有:邯郸市邯山区职教中心